奥迪小满广告“翻车”谁之过?

2022-05-23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部分文章推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当天,知名艺人刘德华与知名汽车品牌奥迪联袂推出的创意视频广告《今日小满,人生小满就好》刷屏,但也遭遇了网络“翻车”,引发了抄袭争议。那么,在这起事件中,奥迪广告是否侵权?如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代言艺人与品牌方如何防范类似风险?


  小满视频广告引纠纷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满,但是有一样事情挺奇怪的,有小暑一定有大暑,有小寒一定有大寒,但是小满一定没有大满,因为大满不符合古人的智慧……”奥迪的《今日小满,人生小满就好》短片一经发布就迅速走红,该片浏览量过亿次。


  不过很快,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在该短片下留言称,“几乎整篇都是截取自我去年小满的视频文案,里面的诗词是我自己做的原创命名诗,麻烦问下,引用的时候能不能通知一下原作者。” 同时,“北大满哥”又录制短视频,将两条视频进行逐一对比。“我相信德高望重的刘德华先生一定不会来我的短视频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扒我的文案,再去发商业广告,所以是谁扒的,谁就站出来帮他做一个解释。”


  对此,刘德华发文称,深表遗憾,对原创百分百尊重。奥迪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该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上思广告提报并执行,本着不回避问题的原则,奥迪方面已责成其尽快就所涉文案侵权情况进行处理,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在事实正式澄清之前,奥迪各官方渠道将全面下架该视频。随后上思广告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回应称,其系奥迪小满篇品牌视频开发团队,在视频内容开发过程中,因团队版权意识淡薄,在未与版权方沟通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了“北大满哥”关于“小满”的视频中文案内容,对此深表歉意,并诚恳地向原作者道歉。


  但随后,又有网友指出,引发争议的文案并非“北大满哥”原创。“北大满哥”尚未对此公开回应。


  侵犯什么权利?


  那么,奥迪小满视频广告是否构成抄袭?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阮开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大满哥”的文案构成作品,只要其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表达就构成作品,是否使用在先的作品不影响作品的构成。奥迪广告侵犯的专有权利包括署名权、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他认为,广告方抄袭他人文案侵犯文字作品的版权,广告的制作者和传播者都需承担版权侵权的责任。尤其是,广告方没有标明原作者的署名,侵犯原作者的署名权,侵犯精神权利的行为人在我国需承担赔礼道歉的责任。广告中的演员只是作为广告的雇员,通常不对外承担版权责任。但雇主侵犯版权的行为导致演员社会评价降低的,可能侵犯演员的名誉权。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西安办合伙人、知产部主任尹代伟赞同阮开欣的观点。他表示,先不考虑在之前是否存在类似文案,单说奥迪广告事件,“北大满哥”的文案只要有其独创性表达就可初步认为构成作品。他进一步解释,“小满”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特殊的存在,因此备受关爱,也引起对古人智慧以及传统文化的思考,公知的朴素道理和一贯表达大家可以合理利用,但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并表达出来即构成作品。若不考虑其他,单看奥迪广告,其行为可能涉嫌侵犯权利人的署名权、复制权、摄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代言艺人与品牌如何防范风险?


  短视频平台和新媒体的发展,为众多企业或个人的品牌营销提供了便捷性,同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抄袭事件也频频出现,知名艺人与品牌方如何才能减少此类事件发生呢?


  “这就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紧扎风险防控篱笆墙。企业或知名艺人应有专业团队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在品牌营销中,需要‘委托事项有合同,发布内容有审核’。” 尹代伟介绍,根据广告法第三十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在合同中需要明确原创承诺条款及违约责任,在广告内容制作完成且发布前,还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内容审核,因此才能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


  如果不幸发生了抄袭事件,该如何解决呢?在尹代伟看来,品牌方应第一时间核查事件事实及经过,并发布致歉声明,及时联系权利方妥善协商以降低事件对各方的不利影响,同时向受托方追责,提高违法或违约成本可有效提高侵权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原创的“生产力”和积极性。当然,抄袭事件中的知名艺人可能只是依照要求和脚本进行的演绎,但若也能在第一时间给原创作者一个说明,可对权利人有一定的慰藉,并传递自身对知识产权的尊重,降低该事件对其不良影响。另外,知名艺人在对方外合作过程中也应有风险防控意识,对承接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审核,并要求对方出具承诺函等,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纠纷。


  视频广告创意文案凝结着创作者的心血,不能想用就用。阮开欣认为,广告策划创意文案不能搞“拿来主义”,抄袭只会减分甚至成为反面教材。让我们共同尊重原创,远离抄袭。(本报记者 侯伟)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

(编辑:邵京京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崔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