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2022-05-07浏览次数:


来源:成都科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部分文章推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日前,《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系统谋划了成都科技创新的五年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规划》全文共11章,并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成都将优化空间、技术、平台三大布局,提升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城市治理三大能力,强化创新策源、创新人才、创新生态三大支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服务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放眼“十四五”时期

成都科技创新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成都,将勇于创新突破、攻坚克难、

争创优势、抢占先机

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成都力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和新机遇,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和新特征。与此同时,全球技术加速变轨催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变化,科技创新在我国新时期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中占据核心地位。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全省主干城市,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使命重大。成都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支撑作用。






如何书写新时期科技创新“答卷”?






《规划》明确“十四五”目标——




到2025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




同时,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

把握新机遇、迈向新征程,成都将进一步优化协同创新空间布局。《规划》提出,立足成都构建“1+4+N”创新空间布局,联动打造“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主干带动、干支联动、成渝互动,加快实现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构建区域联动协作、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具体来说,构建“1+4+N”创新空间:





“1”指“一核”




即成都科学城;





“4”指“四区”




即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N”




包括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科创空间、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德阳、眉山、资阳高新区等成都都市圈范围内的创新节点,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同时,成都将构建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打造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构建链接国际国内的创新高地。






“优化城市创新空间结构是提高城市创新效能的有效途径。《规划》首次提出的创新空间布局,就是要强化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极核引领、优化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承载、深入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和城市空间格局协同融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构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




当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规划》进一步强化了成都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构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


《规划》提出,围绕重大战略领域方向,以城市新区为重点承载,成都将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标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起点建设天府实验室、高品质建设科创空间,整合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发挥在蓉高校院所、创新团队重要作用,打造“从0到1”原始创新突破、“1到N”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一体贯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优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


《规划》提出,把握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的重要趋势,强化建设战略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服务三类创新平台,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保障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转化,着力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布局战略科技平台,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先进能源、空天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空间高度聚集、学科方向关联、功能互相支撑的重大基础设施集群,并以此为依托布局前沿学科交叉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将前瞻部署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带动高端创新资源集成攻关和重大创新产品孵化转化;


完善功能服务平台,将围绕创业孵化、先进算力、技术转移、中试共享等方面,加快平台建设。





科技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造福。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聚焦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制造标志性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力争在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将在“无人区”中育新机,分层次分阶段布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量子互联网、6G、脑科学等前沿技术及未来产业;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包括新一代信息、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先进能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支撑技术,探索新兴技术在金融安全、数字文创、物流服务、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和融合应用。








同时,《规划》提出,提升科技赋能城市治理能力,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和乡村振兴等重点方向,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社会运行和治理方式创新,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以市场为导向的碳中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型,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零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


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将构建碳中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攻关重点碳源领域关键技术、布局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优化“智慧蓉城”建设科技服务,构建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底座、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增强“健康成都”技术供给,推动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攻关、推动新兴技术与健康养老服务融合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活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要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活力。




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规划》提出,将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优化科教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强多元化创新主体培育,推动产业协同和技术联合攻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在蓉高校院所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重要作用,增强创新创造能力。






一座城市的创造力离不开人才。




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规划》提出,将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建立国际化的科技人才发展模式,培育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深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提升各类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让各类人才在蓉真正“名利双收”。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创新潜能。




提升成果创新转化能力,《规划》提出,将立足企业创新能动作用,以体制机制改革集聚蝶变势能,以校院企地协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应用场景构建为重点,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化为新竞争力,驱动产业链畅通、创新链贯通、价值链融通。




各类创新要素聚集,激发创新活力。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规划》提出,加速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夯实全国“双创”品牌,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