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浏览次数:
——前言
如果说不同时代的记忆能够拼凑出一段完整的社会发展影像,那我想天嘉成员们的记忆一定能够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知产画面。
从他们的眼中看祖国成长,从知产人士的角度看行业发展,不同年代孕育出的感悟连贯成的知产动画——天嘉年代秀,您值得一看!
天嘉年代秀之80年代(二)
80年代的中国将高科技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80年代的知识产权,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逐渐增多;
80年代的我们正在科技与知识产权齐发展的影响下茁壮成长。
祖国——年代大事记
1985年,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6年,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开始实施。
1987年,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
1988年,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北京成立。
1989年,团中央、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知识产权——年代发展情况
●1985年3月19日,中国正式成为巴黎公约成员国;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该法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知识产权作为一个整体首次在中国的民事基本法中被明确,并被确认为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该法也首次明确公民、法人等享有著作权(版权);
●198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盛顿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了《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中国是该条约首批签字国之一;
●1989年10月4日,中国正式成为马德里协定成员国。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我”眼中的祖国与知识产权
年代秀主演:王光琴
出生年代:1980年
职务:行政部副部长
01、成长中的我和祖国
出生于80年代的我是在父母一遍遍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下长大的。
幼时的乡村生活贫穷艰苦,平日的开销都来自于父母早出晚归的农作劳动。虽然那时的求学路途遥远,教学条件艰苦,但依然没有阻挡我汲取知识的热情。
长大后的的世界新奇又充满变化,物质生活不断提高,通讯、交通等科技渐渐发达。从最初的电话到如今的QQ、微信;从最初的绿皮火车到如今的高铁、动车。新的沟通方式和出行选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80年代的物质匮乏,也见证了千禧年里经济的高速发展,体会了科技带来的便捷,也明白了知识改变生活、科技兴国的理念。
02、我看到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变化
我们那个年代的盗版光碟、磁带、书籍满天飞,由于缺少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让普通大众对正版“不屑一顾”,毕竟“便宜”在那时的吸引力高于一切。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以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健全的政策法规使人们意识到了尊重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
03、知识产权对我的影响
入行前的我完全不知“知识产权”为何物,自加入行业不断学习后才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所表达的重要意义。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促进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崛起才能让国家走的更远更快。
对知识产权的了解让我更加由衷地敬佩创新者的智慧和成果,也让我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明白了宣扬知识产权保护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04、我对祖国及知识产权行业的祝福
祝福祖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早日成为知识产权强国!
在知识产权发展方面,希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以此更大力度的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提高知识产权的成果产出。
注:文中封面图片及历史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