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奋力开创四川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2023-12-13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赋予了知识产权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国家层面开启了从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转型,省委、省政府把知识产权作为落实全省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坚定不移走好四川特色知识产权之路,有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好引领作用。知识产权事业再次来到了新的起点,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保持政治定力,增强战略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回顾过去五年,四川知识产权事业走过了砥砺前行的非凡历程


五年来,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坚持政治引领、高点站位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聚焦“五大重点任务”,通过全链条集中发力,在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履职尽责,奋力实现“五个重点突破”,知识产权赋能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


(一)聚焦知识产权战略稳步实施,实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突破。随着国家层面知识产权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备,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四川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2—2035年)》《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有序推进战略实施。聚力完善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知识产权关联政策,加快推进《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出台《知识产权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扎实的制度支撑。目前,四川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基本成型,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基于专利制度的创新经济、基于商标制度的品牌经济、基于地理标志制度的区域特色经济更加兴旺蓬勃,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二)聚焦知识产权领域创新改革,实现试点示范带动全局的重点突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以创新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大力争取国家层面部署的试点示范工作,完成了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专利纠纷行政裁决等试点任务,在多个试点示范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两项经验做法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获批建设6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17个试点示范县、4个试点示范园区、354家示范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强企76家,数量均在全国前列。成都积极发挥“头雁”作用,高水平打造国家区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引领极核,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目前,全省知识产权工作通过革新经验做法和争取试点示范,不断集聚优势资源,形成了以点带面、全局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三)聚焦提升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实现知识产权提质增量的重点突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以促进创新创造为内生动力,以提升知识产权实力为核心手段,整合各类市场主体和优势资源,建成38家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全省有效发明专利授权量近1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拥有量5.9件,专利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中西部第一,有力抢占创新“知高点”,助推核心技术攻坚。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禀赋,推进商标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建成5个国家级和18个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有效注册商标量近160万件,拥有各类地理标志1088个,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96个,居全国第一,有力提升了“川货”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聚焦加快创新成果价值变现,实现知识产权市场运营的重点突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有机结合,在全国率先构建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工作体系,获批建设国家级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7家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供需对接,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出院所“高墙”、走向生产一线。加快知识产权转化实施,促成知识产权交易项目2000多个,签约金额近500亿元,专利交易活跃度居西部第一。2022年获评全国促进专利技术转化,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省份,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进一步带动全省拓宽专利供给渠道、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加快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五)聚焦夯实知识产权基础支撑,实现行业社会影响力和显示度的重点突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坚持从平台功能、保护维权、文化培育入手,狠抓知识产权人文环境和能力提升。建成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效运行四川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立108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把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铁拳”“蓝天”“春雷”等专项行政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知识产权社会满意度逐步提高。牵头开展西部知识产权合作,组织签订《西南五省(区、市)知识产权合作协议》。聚焦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培育省级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示范学校118所,打造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9个、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分站14个。


二、审视当前形势,四川知识产权事业正处在优势叠加的战略机遇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区域发展、企业竞争都在抢抓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重大战略必争资源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作出“四个发力”重要指示,赋予四川“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战略使命。四川知识产权事业正处于优势叠加、提质增效的机遇期,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以高度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强化推进四川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知识产权担当。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这是总书记基于时代大势和四川省情的深刻洞察,对四川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对应于创新链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应有之义,只有同时发力、同步推进“创新”与“转化”,才能促进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创新效能的持续提升,而知识产权是这一环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从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找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发力点,夯实供给端创新基础、畅通需求端应用通道,以科技创新驱动成果转化、以成果转化实现更高水平科技创新。


(二)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带来的发展机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均从服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角度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四川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优势独特,知识产权具备激励创新发展的保障作用,必须肩负起落实“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重要部署的使命。四川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市场腹地广阔,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工作潜力巨大,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等工具可对重点产业布局和商贸经济进行保驾护航,商标地理标志可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支撑。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全面融入和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中谋求更大发展。


(三)深刻领会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变革的战略意图。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就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作出重大优化调整,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加强了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知识产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层面的机构改革,意味着知识产权发展重心从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进一步强化为科技自立自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支撑,也预示着将投入更多资源从事高质量知识产权的挖掘、管理和精准运用。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走在前、作表率,保持高度政治定力,一如既往做好知识产权各项工作,让知识产权顶层战略意图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展望未来篇章,四川知识产权要自觉肩负使命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当前,四川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需要解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等系列问题,四川知识产权事业使命清晰、大有可为,要围绕知识产权助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需求,着力加强“四种能力”建设,聚力做好“四篇大文章”,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战略布局能力建设,做好服务现代化四川建设大文章。找准知识产权功能定位和发力重点,校准坐标调整航向,推动知识产权全面融入和服务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四川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强化知识产权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原创性引领型科技攻关,助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培育经济新动能、服务“五区共兴”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区域性知识产权发展高地,助力产业、园区、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推进重点区域知识产权链深度融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更好服务于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二)加强市场主体创新创造能力建设,做好塑造发展新动能大文章。鲜明高质量创新产出导向,发挥知识产权激励科技创新、保障成果权益、支撑治理体系的基础制度作用,促进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培育良好创新质态。强化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布局,运用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导引产业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水平,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比较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解决方案、路径指引和决策支撑。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引导创新主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高能级创新平台知识产权精准服务机制,助力提升平台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发挥四川专利奖激励作用,助力四川龙头科创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


(三)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建设,做好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大文章。重点解决创新成果市场化能力不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深的问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链条,发挥知识产权在供需两端的适配撮合作用,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助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进一步畅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培育一批成长性高、创新力强的专利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科技之花”浇灌出“产业之果”。加强商标地理标志经济培育,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商标、地标品牌赋能“川字号”特色产业发展。


(四)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能力建设,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文章。加速构建惠企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链条,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核心环节专利布局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质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引导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汇聚,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与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优势技术成果保护,提高中医药、白酒等特色产业领域和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保护能力。强化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四川分中心建设,依托“知识产权+蓉欧班列”基地,开展出口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评议,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支撑四川开放型商贸经济发展。


风正帆悬正可期,重任千钧再奋蹄!在现代化四川建设新征程上,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和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集中发力,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来源四川党校报公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部分文章推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